以伙伴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。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帮助、教育,但老师在帮助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成长,可以说,我们成全学生的同时也是自我成全,我们也在不断得到学生的帮助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,我们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中学会了解决困难的方法;当课堂上学生给老师提出问题甚至指正错误时,我们就学会了今后避免类似的错误;当我们的课堂提问缺乏思维含量或者表达不准不能引发学生思考时,我们会调整问题思路,进而表达清晰,让学生通过思维提升能力,这个过程就提高了我们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的能力。我一直想,或许有的人天生具备当老师的天赋,但没有一个优秀老师是天生的,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磨练出来的。所以,陪伴是相互的,不仅互伴,更是互助,就像当今著名的佐藤学、雷夫等名师,他们从不说自己多么成功,而是很真诚的说自己一次次的失败,在失败中学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。可以说,因为有了学生,我们才学会当老师。
我们是教育者,但不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自居,而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。或许,在某专业的知识上我们比学生丰富很多,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借着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文明、文化,这个传递一定不是简单的告诉,而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、爱学、学会;在他(她)犯错误的时候,不是简单的告诉他“对”或者“错”,而是引领他在错误的尝试中找到正确的路;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、学术的制高点上对学生指手画脚,而是俯下身子走近学生,走进学生心灵去帮助他们,引导他们。教育,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,而是落实在行动中的责任、智慧和爱;爱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,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呵护、关怀、同情和怜悯,是学生进步时你扬起的眉毛和嘴角的微笑,学生郁闷苦恼时你流露出的焦急和关切……就像《死亡诗社》中的基汀老师,《地球上的星星》中的尼克老师,《放牛班的春天》中的马修老师,他们都是学生最好的陪伴者。
所以,陪伴是最好的教育。
评论